“稻油轮作”铺就富民增收路
本报讯(记者 洪珊)眼下,婺城区乾西乡近千亩油菜花进入了盛花期,成畦连片的油菜花随风崎岖,勾勒出一幅春日田园画卷。这片“金色海洋”不只扮靓了村庄,并且成为当地大众的“致富暗码”,铺就了一条工业兴隆之路。
连日来,慕名而来的游客们徜徉在花海中,摄影打卡,纵情享用春日的美好时光。“前几天朋友路过这儿拍了视频,雨后春笋的油菜花特别壮丽。”从市区专门赶来的游客李女士说,“乡下藏着这样的瑰宝花田,真是不虚此行。”
花海深处,栅川村栽培大户朱应胜正在检查油菜花的长势。望着长势喜人的油菜花,他笑着说:“曾经冬季田里光溜溜的,现在种上油菜花,不只搁置田用起来了,游客也来了!”
据了解,本年,朱应胜共栽培了200亩油菜花,估计每亩可产菜籽150-160公斤。“我在上一年收割完晚稻后就抢种了油菜花,花期能招引游客,油菜籽还能榨油卖钱。”朱应胜和记者说,待油菜花的栽培周期完毕后,他会改种优质水稻。这种“稻油轮作”的形式,既提升了农田的产出功率,也为当地农户拓荒了一条增收的新途径。
在乾西乡,像朱应胜这样选用“稻油轮作”形式的农户并不罕见。曩昔,在传统双季稻栽培形式下,每年秋收后,农田便会进入长达数月的搁置期。现在,乾西乡经过“稻油轮作”的方法,在每年3月油菜进入盛花期时招引游客,5月收割菜籽后当即整地插秧,完结“春看花、夏收油、秋打谷”的循环,不只有用补齐了农田的栽培“空窗期”,让“冬闲田”变成“丰盈田”,真实的完结“一地多用、一地多收”,还带动了村庄旅行的开展。一起,油菜秸秆经破坏后直接还田,能添加土壤有机质含量,也为下一季水稻栽培打下根底。
近年来,乾西乡大力推行“稻油轮作”栽培形式,经过“方针驱动+技能赋能”双轮驱动,按栽培培育面积对农户进行补助,充分调动农户栽培积极性,完结了农业增效、农人增收。一起,组成农技服务专班,从育苗、移栽到病虫害防治全程供给技能指导,推行油菜花新品种、新技能,并为农户供给气候预警、农业稳妥等配套服务,全方位保证油菜花丰登丰盈。
现在,乾西乡油菜花工业链还在不断延伸,乡民们经过兴办菜籽油加工坊,压榨优质菜籽油,在家门口完结工作增收。一朵朵金灿灿的油菜花,正开放成乡民的“致富花”,为村庄复兴注入了繁荣生机。“接下来,咱们将加大推行力度,做好栽培技能指导,依托油菜花工业带动乡民增收,打造农文旅特色工业,助力村庄复兴。”乾西乡相关担任这个的人说。

